闪闪红星,永放光辉 ——参观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有感 2015年7月28日,在声声蝉鸣的伴奏下武汉大学法学院赴信阳市、黄冈市红色文化开发与利用现状调研暑期实践队来到湖北省著名的将军县——黄冈市红安县,以红色教育与红色资源利用现状为考察主题,我们开展了系列的调研活动。特别是在参观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后,我们一行人都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静。不仅仅是看到那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和遗迹后的所感所思,更是能真切地融入到纪念馆所营造的氛围中,仿佛我们一行人也经历了一场场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在事后的讨论中,我们都认为这片红色故土的一点一滴都蕴含着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将军和烈士,无不是用自己的献血和生命铸造起共和国的根基,这种独一无二的红色文化提醒着我们这些年轻人要牢记历史、奋发有为!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陆陆续续有涌进的人流顶着炎炎夏日来一睹革命老区曾经的风貌,他们或驻足观赏,或与馆内工作人员交谈,或是合影留念……但是无论游客们在干嘛,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对这段红色历史的缅怀和敬仰之情。不论是对一个小小的县城能涌现出百余位将军、数位国家领导人的敬佩和瞻仰(能听到许多游客的赞赏和叹服),还是对当时环境下这片洒满烈士献血的土地所迸发出的不怕牺牲、敢为人先、勇于斗争的精神的褒扬,都是纪念馆所承载的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的体现。这也是我们实践队所关注的问题。即发挥红色资源自身的社会教育功能,在吸引到更多观众前来参观的同时,能用最通俗易懂、最接地气的方式让他们融入到环境中,让观众在思想上自发的受到感染,如果游客们在参观完红色资源后能有所感悟和思考,而非简单的“走马观花”式的看看而已,那么红色教育的功能也许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而这最好的例子便是习近平主席在参观完“复兴之路”的展览后提出了“中国梦”的号召,红色教育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可谓是很有分量的。 幸运的是,我们实践队在参观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兵,他曾经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和参加者。我们也有幸对他做了简短的访谈,谈话中这位老兵爷爷对当时艰苦卓绝的斗争如数家珍般的介绍让我们再一次深受震撼,并对红色记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为什么要牢记这段历史?并不是说记住当年的人事物会对现在的我们产生如何如何的效益,而是通过这段记忆我们知道居安思危,知道民族复兴的担子依旧很重,从小处讲,我们得知道以史为鉴,知道在今天这样的时代同样需要有所作为。这也是老兵爷爷所给我们传递的东西。 一下午的游览和考察转眼就结束了。在短短数个小时的参观过程中,大家的收获都是满满的。作为第一站的红安考察也能圆满地画上一个句号。最后我们要感谢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为我们提供的便利和帮助,希望在未来能重访历史故地,让红色记忆更好地流传。 武汉大学法学院2015年暑期实践队 |